鲁 云
山水画又称国画山水,以山为主、以水为辅,运用毛笔、墨汁和国画颜料,在宣纸或绢上描绘出山川大地的壮美。如何才能画好山水画呢?
山水画五大基本法
1.勾
运笔勾勒,是指将物体的外轮廓和主要脉络关系勾勒出来,使人能清晰辨别物体的高低远近、转折走势。勾勒山石,运笔要有顿挫、转折,形体也要注意大小相间,主宾位置安放得宜,参差有致。
2.皴
皴原指人的皮肤开裂的纹理,移用到山水画上,用于表现山、石、树的质感(刚或柔)。比如,运用披麻皴的技法,画出的山石形似左右分披的麻纤维,体现出山石浑厚、滋润的特点。
3.擦
擦笔的作用是弥补勾、皴的不足,添加过渡墨迹。运用擦笔时,须达到“不见笔”的效果,凸显出墨色的“松”和“毛”,形成苍茫的视觉效果。擦笔要干脆,中锋直下,笔头散开,重而有力。擦笔要注意顿挫,用力过度会导致画面模糊,不见笔力又使画面滞涩。
4.染
皴擦后,要用淡墨渲染所画之物。染法如下:皴擦之后,用水将画打湿,趁未干时染淡墨;或先用淡墨渲染,再用清水衔接未染处。渲染要根据画面需要(如依山石的纹理、形状、姿态)进行,不可纵横乱涂。渲染可浓淡深浅一次完成,也可层层添加分几次完成。一般来说,皴擦不足可重染,皴擦已足要轻染,忌用宿墨渲染。
5.点
也称点苔,可用于表现草苔之类附生在石、树上的小植物;或远山上的小树;或提醒画面,使之更趋精神;或加重形体厚重感,拉开物与物的空间距离,调整画面轻重、疏密节奏关系等。点法有很多,如圆笔、竖笔、斜笔、秃笔等。点一般在皴、染之后,要注意协调关系,不宜在一幅画上过度运用。
山水画写生创作技法
1.构图步骤
构图要注意中心,可先勾画出景物的大致轮廓。小山丘可先落墨点出,起笔落墨要有浓淡的湿墨。再用干笔勾出线条,线条要从疏到密、从简到繁。皴、擦、点最后添加,擦和点的笔法要灵活多变,体现出山水的自然,通常以散锋点、中锋点、侧锋擦为主。
2.山石结构与皴法
在中国画里,皴、擦、染是表现山石的基本技法。山石结构的纹理线条为皴,轮廓线旁不规则的磨痕为擦,浓淡墨染出凹凸不平的阴阳面为染。上述技法综合运用,呈现出山石明暗、粗糙的质感。皴法有折带皴、披麻皴、斧劈皴等,因山石形态多样,在实际作画时,单一的皴法无法满足表现需求,通常将各种皴法结合使用。